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19篇
  免费   5657篇
  国内免费   2907篇
电工技术   3826篇
技术理论   10篇
综合类   4511篇
化学工业   11189篇
金属工艺   3553篇
机械仪表   3881篇
建筑科学   5295篇
矿业工程   1792篇
能源动力   1907篇
轻工业   5176篇
水利工程   1275篇
石油天然气   3587篇
武器工业   526篇
无线电   81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8394篇
冶金工业   3260篇
原子能技术   711篇
自动化技术   8946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1108篇
  2022年   1748篇
  2021年   2741篇
  2020年   2191篇
  2019年   1733篇
  2018年   1990篇
  2017年   2061篇
  2016年   2025篇
  2015年   2619篇
  2014年   3308篇
  2013年   3873篇
  2012年   4304篇
  2011年   4700篇
  2010年   3879篇
  2009年   3704篇
  2008年   3678篇
  2007年   3438篇
  2006年   3276篇
  2005年   2854篇
  2004年   2135篇
  2003年   1889篇
  2002年   1728篇
  2001年   1546篇
  2000年   1688篇
  1999年   1990篇
  1998年   1699篇
  1997年   1371篇
  1996年   1347篇
  1995年   1137篇
  1994年   990篇
  1993年   691篇
  1992年   538篇
  1991年   387篇
  1990年   334篇
  1989年   300篇
  1988年   215篇
  1987年   144篇
  1986年   104篇
  1985年   76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49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13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3篇
  1974年   11篇
  197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71.
有植被的河道水流紊动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有植被的河道水流紊动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复式断面河道滩地种植柔性植被后,滩地糙率增大,水流紊动更为剧烈,河道水流紊动强度峰值由原先的滩槽交界区转移到滩地区.滩地的水流紊动强度沿程递减;滩槽交界区的水流紊动强度沿程不断增大;主槽的水流紊动强度主要与床面糙率有关,滩地植被影响了滩地水流的归槽时间,使主槽水流流速沿程增大.  相似文献   
72.
Nd:YVO4/KTP全固化倍频激光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郭明秀  陆雨田 《激光技术》2003,27(3):236-239
介绍了两种腔型结构不同的Nd:YVO4/KTP全固化倍频绿光激光器,对腔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对这两种腔的输出和稳定性等特性进行了比较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提出改进措施。该折叠腔方案已进入产品化阶段。  相似文献   
73.
渤海湾盆地济阳——临清东部煤系烃源岩形成环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钻井、地震、测井及测试资料综合研究认为:渤海湾盆地济阳—临清东部地区石炭—二叠系主要发育一套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相灰岩、障壁—潟湖、潮坪、沼泽及三角洲相陆源碎屑岩和煤层.从纵向发育的沉积特征来看,上石炭统本溪组发育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岩和浅海陆棚相(陆表海)砂泥岩,太原组主要发育障壁—潟湖、潮坪、沼泽相碳酸盐岩、陆源碎屑岩和煤的混合沉积;二叠系山西组主要发育三角洲相和三角洲平原沼泽相砂泥岩及煤,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则以发育近海陆相碎屑岩沉积为主,局部有河流沼泽的泥炭和煤发育.沉积环境总体具有自下而上、由南向北由浅海相、海陆交互相逐步过渡为陆相的基本特点.成煤环境以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太原、山西期潮坪、潟湖过渡带之潮坪沼泽环境及三角洲平原沼泽环境为最佳.   相似文献   
74.
文章简单介绍了气动阀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并时堆修保养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发生的故障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做了详细讲解。最后,将气动阀在柴油罐上的应用情况与普通闸阀相比较,分析其使用性能和优点,进一步推广气动闽在锦西石化分公司的应用。  相似文献   
75.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CO2气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油气钻探中发现了高含CO2气的天然气气藏。对CO2气稳定碳同位素、伴生稀有气体氦和氩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福山凹陷CO2气稳定碳同位素偏重,(13CCO2为-5.01~-10.08‰,绝大多数样品大于-7.0‰,为无机成因CO2气特征;伴生稀有气体氦同位素3He/4He值为(4.74~5.03)×10-6,R/Ra值为3.38~3.59;伴生稀有气体氩同位素40Ar/36Ar值为1881~2190,也显示出幔源或壳幔混合CO2气的特征。综合判定认为,福山凹陷CO2为壳幔混合成因。始新统流沙港组岩浆岩体分布特征与CO2气藏分布范围基本一致,也表明幔源-岩浆可能是福山凹陷CO2气的主要来源。与南海北部边缘盆地其它地区如珠江口盆地西部、琼东南盆地东部CO2气成因一致,都为幔源-岩浆来源,或壳幔混合来源。  相似文献   
76.
营尔凹陷下白垩统油气勘探应避开高压水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尔凹陷下白垩统(K1)存在下沟组和赤金堡组2套源岩,目前它们已到成熟阶段。凹陷东侧长沙岭构造在下白垩统下沟组和赤金堡组储层中也发现油藏,但主要分布在高压水层的顶部及下部,而高压水层段存在良好的储层,并未发现油气。文章根据高压水层段的储层荧光特征,通过储层烃与源岩的对比,分析了下白垩统高压水层对油气运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压水层段,储层荧光弱,储层抽提物特征既不同于赤赤金堡组源岩,也不同于下构组源岩,为就近捕获的产物;高压水层未发生大规模的油气运移,其形成时间早于油气运移的时间。建议该区油气勘探目标的选择应避开高压水层,选择凹陷附近的圈闭、高压水层以下的层位。  相似文献   
77.
丙烯腈装置回收塔内聚合物生成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丙烯腈生产过程中回收塔内聚合物堵塞降液管造成回收塔运行周期短的问题,通过对丙烯腈回收塔内各组分分布的模拟计算,直观显示了回收塔内各组分的浓度分布,发现了回收塔的聚合段与丙烯醛的富集段相吻合的现象,初步得出了回收塔内局部聚合的原因;通过对塔内聚合物的特性分析和评判,进一步证实了“回收塔内局部聚合严重是由于在聚合段丙烯醛聚集引起”这一现象;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际运行经验,提出了预防聚合物堵塞降液管的措施,并进行了部分生产验证,为丙烯腈生产企业延长装置运行周期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8.
郭天天  卢焕章 《信号处理》2006,22(5):694-696
低信噪比小目标检测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能量积累是其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两种常用的序列图像能量累加算法:一种是针对帧间运动速度较小的多帧累加;一种是针对帧间运动速度较大的形态膨胀累加。并给出了这两种算法的FPGA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电路运行速度快、占用资源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9.
微构造的地震识别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胜利油田的油气勘探具有较大的剩余勘探潜力,且大部分油气蕴藏在微构造油气藏中。微构造油气藏在胜利油田的勘探开发老区均有分布,纵向上从沙四段到东营组均有发育。该类油气藏埋深浅、储层物性好、产量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微构造油气藏在国内外研究较少,国内外较注重目的层沉积微构造的研究,且主要是沉积微构造对注采关系的影响。在对复杂断块的精细研究中,以前研究的重点也主要集中在应用钻井资料对断层的成因和对断层封堵性的研究上,而对微构造圈闭的成因、识别及成图,一直没有进行系统的分类研究。文章划分了微构造的类型,研究了微构造的特点,并认为构造作用、沉积作用和后期改造作用是微构造形成的3种主要原因。同时,利用地震资料对微构造圈闭的识别方法和描述技术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技术系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对油气田老区的滚动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0.
A locomotive cabin adsorption air‐conditioner has been equipped in #DF4B‐2369 locomotive; and has been successfully run for 2 years. It is powered by waste heat from the exhaust of the diesel engine. The influence on heat transfer is described by the equivalent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r thermal resistance of components inside the adsorber. The variation of adsorption capacity is expressed by a non‐equilibrium adsorption function. The dynamic heat transfer process of adsorptio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is treated with the lumped parameter method. Some typical runn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present. The diesel engine rotating speed and locomotive speed influenced on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are discussed. The maximum mean refrigeration power is regarded as an objective function. Based on experiment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run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re optimized. Some techniques of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are suggested as well.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